多項秘密武器,交大打造完美EMBA經驗

  • 2020-09-23
  • 王曦羽
This is an image
圖 /(由左而右依序為)立祥國際智慧財產權事務所負責人楊子慧、交大EMBA 執行長張家齊教授、耐琪特國際有限公司負責人羅碧玲與禾田國際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彭惠絹。

一襲俐落套裝、爽朗的笑容中帶著堅定的熱情三位女性企業主楊子慧、羅碧玲和彭惠絹分別來自法律、高科技及投資顧問等不同領域,相同的是她們在企業經營中場的關鍵轉捩點,選擇走入10個學員中只有3個女性、過往給人「理工男」印象的交大EMBA,打破自我設限,找到自己在企業經營中缺少的那一塊拼圖。

「女性企業主在決策過程中比較容易被情感左右,做出相對不是最理智的決定」,立祥國際智慧財產權事務所負責人楊子慧不諱言地說,「但在交大EMBA中,看著班上男性領導者同學提出疑問、討論問題、達成結論的過程,重新形塑我的決策思維,針對問題對症下藥,這樣的過程相當珍貴!」

耐琪特國際負責人羅碧玲更直言,女性比男性企業主更多了一重對「家庭」的責任,自己當初在考慮是否要就讀EMBA時,曾擔心沒辦法兼顧家庭、事業與學業的三重挑戰,但她慶幸地說,「重新當起學生,寫報告趕作業,相同的經歷讓正在唸高中的兩個孩子與我產生共鳴,孩子看著我辛苦但樂在其中的學習,也讓他們對自己學業產生新的動力,這份經驗讓我們有了更深化的親子關係!」

但也沒想到,再回到學校,就經歷了一場震撼教育,楊子慧坦言,交大EMBA精英匯聚,自己進來之後才發現,「根本看不到別人的車尾燈!」但是這也激起了她們旺盛的學習動力;禾田國際管理顧問公司負責人彭惠絹也指出,經營企業超過20年,總覺得還有不足的地方,交大EMBA提供了自己看到需要加強的環節,就是透過交大EMBA最著名的特色武器「贏利模式競賽」,讓學員徹底檢視公司體質,觀摩其他公司成功經營之道,找到「對的方法」!

This is an image
透過UC Berkeley研習課程與企業參訪,除了知識交流更建立同學們的深厚情誼。圖/透過UC Berkeley研習課程與企業參訪,除了知識交流更建立同學們的深厚情誼。


交大EMBA「贏利模式競賽」 打通企業任督二脈創新局

交大EMBA執行長張家齊教授表示,「贏利模式競賽」是交大EMBA的必修課程,學員們在正式開學前的幾個月,就先展開2學分的贏利模式學習,觀摩前一屆學長姐的競賽過程預作準備;分組後,以各自公司營運模式,與同組同學一一進行深度分析與診斷,每組最後提出一至二個案例,從原主題衍伸出數個有潛力的商業模式,再集眾人之力,將這些商業模式精心打磨,最後進行比賽,看哪一組最能創造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嶄新商業模式,每隔一年還會與上海交大合辦一次大規模競賽,成為兩校EMBA的交流盛會。

這項極為強調「做中學」的分組實務課程中,等於有來自生產、行銷、財務…等各面向的專業幕僚顧問,全方位診斷公司經營的每一個環節,找出需要補強的地方,並提出具體的改善辦法。羅碧玲打趣地說,「分析深入到有同學忍不住說,再問下去連公司最重要的know how都要被挖出來了!」楊子慧也坦言,「本來以為沒有人比我更了解我的公司經營,沒想到經過贏利模式課程之後,讓我學習到用不同的角度替本業找到新的發展方向。」

This is an image
贏利模式競賽讓學員徹底檢視公司體質,觀摩其他公司成功經營之道。圖/贏利模式競賽讓學員徹底檢視公司體質,觀摩其他公司成功經營之道。

交大幫校友緊密鏈結   深厚感情「同行致遠」

在交大EMBA裡,連跟誰當分組同學,都宛如具體而微的小公司,一組約6到9人,其中包含公司負責人、財務、法務、人資、業務行銷等不同專長背景的同學,組合在一起度過2年半,大家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以團隊模式完成分組報告的過程,楊子慧說「企業經營一段時間後,很容易從企業主的角度看事情,但在交大EMBA重視異質組合中,重新理解公司不同部門有不同的思維,再從這些不同中激盪出新的火花,這是小班制才有的優點,能夠吸收到每個人的特質專長。」

貼近時事的案例學習,加上課程中老師與學員積極互動,在小班制的交大EMBA中,彼此的緊密度難以取代,彭惠絹笑著說,「即使是新冠肺炎停課期間,大家都還吵著想要來學校上課呢!因為這裡不只是知識的充電站,更是事業與人際關係的充電站。」

「創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是交大EMBA的一大精神」,張家齊指出,每個學員都打破框架「拔階相處」,尋求能與他人合作的最大可能,彼此資源鏈結,才能創造最大的邊際效益。交大以務實的辦學,獨特的異質化、小班制設計,集結優秀的師資與國際資源,再加上每一屆優質的學員,共同打造出獨家的EMBA完美經驗,讓企業主在校園的純粹中找回企業經營的初心,以及下一步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