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零碳怎麼做?企業靠「氣候科技」與「循環經濟」轉型

  • 2022-09-04
  • 王曦羽
【邁向零碳怎麼做?企業靠「氣候科技」與「循環經濟」轉型】

陽明交大管理學院副院長郭國泰認為,企業要邁向淨零轉型,可以從「氣候科技」與「循環經濟」兩面向著手。

2022/08/16 | 文 何晨瑋 攝影 賴永祥

陽明交大管理學院副院長郭國泰以「氣候科技與循環經濟:邁向零碳的科技與商業模式」為題進行演講。

§氣候科技是為了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與氣候變遷衝擊,而產生的創新科技和商業模式
§氣候科技涵蓋交通運輸、能源、農業與糧食及氣候變遷管理領域
§預估2025年前,氣候科技每年將吸引1.5兆-2兆美元的資金,有望減低全球40%的碳排放量

郭國泰先從「什麼是氣候科技(climate tech)?」為破題。他提到氣候科技過去就有蠻多討論,但在資金上都沒有太突出的成長,直到近幾年才備受關注。

🔎 氣候科技是什麼?

氣候科技是聚焦於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GHG emission) 與氣候變遷 (climate change)衝擊的各種創新科技與商業模式。其和潔淨科技 (clean tech) 有重疊之處,但不盡相同。像是,乾淨飲水沒有幫助溫室氣體的減少,就歸結在潔淨科技中。

郭國泰表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源以「產生供暖和發電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占比第一。接續,海陸空的交通運輸產業則為第二多,製造與營建、農業,則位居第三、第四。

氣候科技涵蓋範圍,包含8個項目:

交通運輸:電動/氫能車、航空/海運/陸運的低碳運輸、電池、充電站、物流/車隊管理等
能源:太陽能、風能、氫能、地熱發電、潮汐發電、生質能、能源儲存、分散式發電/需量反應、智慧電網等
農業與糧食:垂直農業、精準農業、替代食物/低碳蛋白質、永續肥料/飼料、腸道發酵管理等
工業與製造:低碳鋼鐵/水泥/化工品、替代塑膠、碳盤查與耗能管理、廢棄物回收與循環管理等
建築與居住環境:低碳城市、綠建築、高效能空調/照明/用水、智慧家電
碳捕捉/再利用/封存:CCS、CCU、直接空氣補獲(DAC)
氣候變遷管理:氣候與排放資料蒐集/分析/監控/預測、氣候風險管理等
金融服務:氣候相關金融商品與服務

220904
圖/氣候科技涵蓋範圍。郭國泰提供

郭國泰提到,近來氣候科技吸引了可觀的資金。在McKinsey Innovating to net zero的報告中,就預估2025年之前,氣候科技每年將吸引1.5兆-2兆美元的資金,並有望減低全球40%的碳排放量。這也是各家研究報告中估值最高。

而PwC 2021 氣候科技報告 (State of Climate Tech 2021)提及,氣候科技市場 2013 年的全球投資僅 4.18 億美元,每年以210%的速度成長,截至2020 年下半年與2021上半年這一年間,氣候科技投資交易總金額達 875 億美元,8年來成長超過200倍。其中,前三大投資領域:交通運輸(61%)、能源(15%)、農業(12%)。

Bloomberg NEF 2022年調查報告指出,2021年創投與私募基金投入氣候科技新創公司總金額高達 537億美元,而其中的220億美元投資於交通運輸領域。另外,前三大投資領域,分別是交通運輸(41%)、能源(25%)、農業。

🔎 氣候科技的前三大投資領域有哪些?

郭國泰總結,這些研究報告中都能看到一個共通點:前三大投資領域,包含交通運輸、能源、農業與糧食。接續,他深入探討這三大領域值得關注的公司與趨勢。

在交通運輸領域上,「車用電池」的市場也值得關注。郭國泰提到,目前車用電池主流為三元鋰電池(NCM,鎳鈷錳) 與磷酸鐵鋰電池(LFP,磷酸鐵鋰),領導廠商集中於東亞(中、韓、日)。

他引述產業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預期,磷酸鐵鋰電池的性價比優勢將更突出,未來2-3年內或將成為終端市場的主流,磷酸鐵鋰電池與三元電池全球裝機量比例也將在2024年由3:7轉變為6:4。

在能源領域中,可以關注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重力電池,以及氫能。

固態電池 (solid-state battery)主要是以固態電解質取代傳統鋰電池的液態電解質。它具備的優勢就是不易起火、能量密度高、充電時間短用於電動車上可望加倍續航距離、充電時間降至鋰電池的1/3。然而,目前成本依舊很高,技術瓶頸使得量產不易。

鈉離子電池(sodium-ion batteries) 鋰電池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將運輸電子的物質由鋰離子換成了鈉離子。最大的優點是不使用鋰及鈷等稀有金屬。鈉的原料是鹽,很容易從海水中提煉,電池原料供應穩定、成本低。

而在農業與糧食方面,郭國泰提到近年來備受關注的領域,像是低碳蛋白質/人造肉、精準農業(precision agriculture),以及隨著全球城市化的趨勢益趨顯著,也帶動垂直農業(vertical farming)的興起。

垂直農場主要是以垂直堆疊的結構,像是倉庫、貨櫃箱等,並採用控制環境的種植技術,包含人工照明系統、自動灌溉系統等來優化作物成長。郭國泰表示,垂直農場對於地狹人稠的地方非常適合,台灣也相當適合發展這類型的農業。他也提醒到,「需特別留意可能的負面衝擊」。

最後,郭國泰強調,氣候科技在零碳之路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目前在氣候科技上的巨額投資,也確實推進節能減碳,未來也需積極思考如何確保財務效益、環境效益的投資效益,並重新思考需求的本質,來找出適切的減碳路徑,才有機會達成零碳的目標。

★本文摘錄自《陽明交通大學 X 遠見ESG企業領袖講堂:科技驅動淨零未來》課程重點內容。

★本文轉載自《ESG 遠見電子報》 https://esg.gvm.com.tw/article/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