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屆校友 林秀立
10月去爬了一趟嘉明湖,7個人,登山的節奏從來沒有這麼協調過,直到下了三叉山,第一次看到 Daniel 爬山這麼急著趕路,希望比雲霧更早趕到嘉明湖。結果他是對的,幾個中年人在稜線上又叫又跳的,雲霧起落幾次,「天使的眼淚」還是被我們留住了。
那種感動,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遺忘,但那僅僅是我們很多次活動中的一次。
第三屆,好像比較像承先啟後的角色,指的倒不是做學問的態度,前兩屆的學長沈穩內斂,奠定交大EMBA的地位,從我們開始,則是一片燦爛春光,再也關不住了,一屆比一屆精采。
回首往事,記得的好像都不是讀書大事,雖然說我確實記得陳添枝老師教過我們經濟,經世濟民的學問原來也可以這麼深入淺出。記得第一次讀書會,透過藎信請到王文燦先生,那時候 BenQ 品牌新芽初發,意氣蓬勃。也記得個案研究激烈的討論:「老師,我不能同意你的觀點......」(知道是誰吧?)
EMBA 的老師真的要多包涵,我們不是粗魯無理,只是大家認為分享觀點也是學習很重要的一部份。這也包括 Leader 提供的標準答案,抄的人比他分數更高的後果。
更難忘懷的是班級幹部處心積慮辦的活動,聯結每個人背後的家庭,以致於大家決定以後只換班代不換幹部,也一定記得從日出走到日落,一路被大雨追敢的北插之行。還有玉山登頂時的情意相挺,爬完富士山後的亢奮情緒一直延續到山下。「內山姑娘要出嫁」的歌聲。提到我們的高爾夫霸業,更不能不談傳奇的小魏 , 入學前完全不懂高爾夫球,畢業時已成單差點高手。
「五十歲前後,是能看清全盤人生的結局並開始倒數計時的時侯,人生的路巳走到濃密森林中......眺望夕陽暮色,觀賞璀璨人生,只要有心,五十歲的人要過幸福人生,也不是那麼難......」這是李仁芳教授介紹大前研一的書『後五十歲的選擇』。
這也是我們下一次讀書會的書。我想我們後五十歲的人生,應該是快樂的,因為有家庭一路扶持,因為......
有你們這些朋友,真好!